作為一門語言,對英語的學習與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一樣,通常包括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英美文學的學習。
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深厚的英語文化底蘊、具備國際視野、獨立思考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應用型英語人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語言技能和打好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擴展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在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獨創(chuàng)意識,使學生畢業(yè)后能夠勝任翻譯、文化傳播、教育、新聞出版、旅游、管理等與英語相關行業(yè)或部門的工作。

姚乃強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1951年7月參軍,入軍校學習英語。195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西語系?,F(xiàn)任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專業(yè)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
任職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林慶新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1986年09月-1988年08月 北京大學英語系助教;1988年09月-1994年08月 北京大學講師;1994年09月至今 北京大學英語系副教授,現(xiàn)任世界比較文學協(xié)會會員。
任職院校 :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申丹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第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名譽會長。被美國、英國、歐洲多家敘事研究和文體研究頂尖期刊(如Narrative、Style和Language and Literature等)聘為顧問或編委。出版著作11部 ,在國內(nèi)外一流學術期刊、參考書和論文集發(fā)表文章約二百篇,其中超過40篇在國外期刊上發(fā)表的被A&HCI檢索,在國內(nèi)發(fā)表的有近百篇載于CSSCI源刊。
任職院校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張薇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1991年至今在北京大學英語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研究領域和方向為現(xiàn)代外語教育: 世界英語,語言評價、話語分析、社會語言學、語言與性別,多語研究。
任職院校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王寧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王寧,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人文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外語系學術委員會主任。1955年7月生于南京市,1978年畢業(yè)于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yè),后留校任教,1989年獲北京大學英文和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學者楊周翰教授,是我國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位英文和比較文學博士。王寧的主要研究領域為比較文學、現(xiàn)當代西方文學及理論、文化研究、翻譯研究和影視傳媒研究。
任職院校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楊雪燕
點擊查看個人主頁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研究領域包括功能語言學、語篇分析、文體學、應用語言學和翻譯研究。已在《當代修辭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中國外語》、《外語教學》、《外語研究》、《中國翻譯》、《翻譯季刊》(香港)以及其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在英國Continuum出版專著Modelling Text as Process (2010),作為編委參與編撰《新時代漢英大詞典》(2000)。任功能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英漢語篇分析研究會常務理事、文體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任職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課程的主要內(nèi)容是句子層次及語篇層次的漢英翻譯。課程包括文學翻譯及經(jīng)貿(mào)和法律方面的實用翻譯,通過課堂講解、討論和翻譯練習使學生熟悉漢英翻譯的特點,并提高實際翻譯能力。本課程側重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英語語篇特點在翻譯中重新組織句子以及處理句間銜接、風格、語氣等方面的能力。
本課程是一門學習翻譯技巧、加強翻譯實踐為一體的高年級必修課。本課程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雙語比較分析,提倡授課與討論相結合,鼓勵學生從自己和他人的失誤中摸索規(guī)律,增長知識,提高技能。翻譯練習選材以現(xiàn)當代作品為主,兼顧不同文體內(nèi)容,使學生在做練習的同時增加對當代英美社會的了解。
《英語詞匯學》是為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的基礎課程。課程討論英語詞的構成、詞的搭配、詞義、修辭等,指導學生學習詞匯學的基礎知識,在《英語結構》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本課第一部分講授自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史詩《貝奧武甫》直至十八世紀末的英國文學史和各時期主要作家代表作品選讀。以文學史為主線,簡明介紹各時期歷史背景主要作家、代表作品和文學思潮,但側重文本的閱讀、理解和欣賞。第二部分講授自十九世紀初直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英國文學史和主要作家代表作品選讀。以文學史為主線,簡明介紹各時期歷史背景主要作家、代表作品和文學思潮,但側重文本的閱讀、理解和欣賞。
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英文技能訓練,并逐步加大語言難度,引導學生對思想含量較高的文章進行閱讀,通過對課文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為口語實踐課,培養(yǎng)英語專業(yè)學生說的能力,強調積極參與和正確表達。將圍繞不同話題與場景學習常用語匯及表示法,并了解文化內(nèi)涵。強調平時成績。
通過閱讀文獻和課程學習,系統(tǒng)掌握文學研究的基本常識,了解中外文學發(fā)展概況以及主要潮流和流派,熟悉主要理論論述和批評實踐,在教師指導下嘗試從事研究工作,為以后的語言、文學學習奠定基礎。
旨在訓練學生進一步學生高級英文寫作能力。課程內(nèi)容主要包括句子和段落的寫作、修辭寫作、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描寫文等的寫作,要求學生不僅掌握這些體裁的基本知識,而且要進行大量的有關體裁的習作練習。本課程還要為學生提供有關撰寫畢業(yè)論文的有關知識和有關練習。同時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英文的不同句式,掌握不同英語文體的特點,并能進行不同文體的寫作,掌握能夠用英語進行較為規(guī)范的學術寫作的技巧。
聽課旨在訓練學生能聽懂英語國家由淺入深的日常交談、專題講座和名人演講的錄音。能聽懂 BBC和VOA的 special和standard新聞、科技報導。 考慮到學生畢業(yè)后會接觸到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國籍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講的“不同”英語,在選擇錄音帶時注意講話人的不同特性,盡量要求語言的真實性、實用性和代表性,同時適當引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本課程講解語言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學生通過學習能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語言學的基礎知識,比較清楚地了解語言的結構規(guī)律、語言的演變規(guī)律、文字的性質以及語言與社會的關系等方面的內(nèi)容。
資質證書
專四,專八,全國翻譯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