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和聲學習預備
1、了解《和聲學》學科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2、了解和聲在音樂寫作、音樂曲式構成中的作用; 3、掌握學習和聲的正確方法; 4、鞏固《和聲學》學習必須的音樂基礎理論
第二章 四部和聲記譜法與寫作要求
1、了解和聲寫作的織體方式; 2、了解和弦在四部和聲寫作中的運用方法; 3、掌握原位正三和弦在四部和聲中各種排列設計; 4、認識、學習避免三和弦構成四部和聲中常見的問題
第三章 和弦的平穩(wěn)連接
1、鞏固原位正三和弦在四部和聲中的排列方法; 2、了解和聲進行中聲部運動方式; 3、掌握原位正三和弦進行連接的兩種方法(旋律連接法、和聲連接法); 4、了解鍵盤和聲織體的寫作形式。
第四章 用原位正三和弦為旋律配和聲
1、鞏固和弦連接的兩種方法; 2、了解和聲功能體系、正三和弦的功能屬性; 3、了解原位正三和弦形成的和聲語匯; 4、掌握用原位正三和弦為旋律配和聲的做題思路及方法。
第五章 旋律中的跳進處理
1、進一步熟練用正三和弦為旋律配和聲的方法與思路; 2、回顧聲部橫向運動的形式; 3、分析旋律中的跳進進行,并合理選擇其類型; 4、掌握用三音跳進方式解釋旋律中的跳進并正確處理; 5、掌握用同和弦轉換兩種方式解釋旋律中的跳進并正確處理
第六章 樂段 樂句 終止式
1、掌握音樂基本結構的層次劃分一般方法; 2、了解樂句、樂段、終止、半終止等結構概念; 3、終止式的結構類型,終止和弦的使用; 4、K46的結構與使用規(guī)則; 5、掌握樂段、樂句結構合理劃分情況下的和聲寫作
第七章 為低音旋律配和聲
1、正確理解低音與和弦的關系,低音與和聲寫作的關系; 2、掌握根據(jù)低音選擇和弦的方法; 3、為由低音旋律確定的和聲語匯配寫上方聲部
第八章 正三和弦原位與六和弦的平穩(wěn)連接
1、回顧正三和弦的六和弦相關概念; 2、了解正三和弦的六和弦在四部和聲寫作中的使用方法; 3、掌握六和弦參與的和弦連接方法; 4、掌握六和弦參與和聲寫作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第九章 六和弦鏈接時的跳進
1、進一步掌握六和弦在和聲寫作中的使用; 2、可以使用六和弦連接時的跳進解釋的跳進類型分析; 3、了解使用該類跳進類型的習題條件; 4、掌握解釋、處理六和弦連接時的跳進的方法
第十章 經過的、輔助的四六和弦
1、了解四六和弦的結構; 2、了解四六和弦在四部和聲使用時的排列問題; 3、掌握經過的四六和弦使用方法與習題形態(tài); 4、掌握輔助的四六和弦使用方法與習題形態(tài); 5、掌握含經過、輔助音型的旋律的和聲協(xié)作方法
第十一章 原位屬七和弦的應用
1、了解V7和弦的概念、結構、性質; 2、了解V7和弦在四部和聲中使用的形式,排列方法; 3、掌握V7和弦應用時的預備方法; 4、掌握V7和弦的解決; 5、掌握V7和弦的應用及實際寫作
第十二章 轉位屬七和弦的應用
1、了解轉位屬七和弦的概念; 2、了解轉位屬七和弦的應用形式與排列法; 3、掌握轉位屬七和弦的預備,既進入方法; 4、掌握轉位屬七和弦的解決規(guī)則; 5、轉位屬七應用基本規(guī)則。
第十三章 用正、副三和弦為旋律配和聲
1、了解副三和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副三和弦的應用原則與方法; 3、掌握副三和弦實際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四章 常見的副七和弦
1、了解副七和弦的概念; 2、掌握常見的副七和弦(二級七和弦、七級七和弦)的應用方法; 3、掌握和聲布局設計、和弦選用的一般原則。
第十五章 調內模進
1、了解模進的概念及分類; 2、了解模進音組的構成形式; 3、掌握模進音組的寫作方法
第十六章 重屬、副屬和弦
1、了解重屬、副屬和弦的基本概念; 2、掌握重屬、副屬和弦在四部和聲中的應用形態(tài); 3、掌握重屬、副屬和弦實際應用方法(引入與解決)
第十七章 近關系轉調
1、 了解近關系調的基本概念; 2、 了解轉調方式:通過中介和弦與轉調和弦轉調; 3、 掌握中介和弦與轉調和弦的分析判斷方法; 4、 掌握中介和弦與轉調和弦的設計寫作方法; 5、 掌握作品分析、和聲習作的步驟與要點。
第十八章 為民族調式旋律配和聲
1、通過民族和聲與西洋和聲的比較了解民族和聲的基本狀況; 2、掌握民族和聲寫作的織體布局; 3、掌握為民族調式旋律選配和弦的基本方法; 4、掌握民族和聲的功能進行原則
第十九章 西洋和聲分析
1、了解和聲分析對象與分析內容; 2、了解和聲材料分析的要求; 3、掌握西洋和聲的方法和思路; 4、實例分析

《基礎和聲》
劉錦宣

《和聲分析教程》
楊通八

《和聲學教程》
伊?杜波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