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
1.了解有關地球的基本知識;2.了解地球的物理性質(zhì);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層構造和內(nèi)部圈層構造;4.了解地質(zhì)作用的類型。
第二章 礦物
1.了解礦物的基本特性;2.掌握礦物的物理性質(zhì);3.掌握礦物的肉眼鑒定方法,能夠準確鑒定常見的重要礦物。
第三章 火成巖
1.掌握巖漿、巖漿作用和巖漿巖的概念和基本知識;2.掌握巖漿噴出作用和侵入作用的基本特征;3.了解火成巖的化學成分、掌握火成巖的礦物成分;4.掌握火成巖的結(jié)構和構造;5.了解火成巖的分類;6.掌握火成巖的鑒定方法。
第四章 沉積巖
1.掌握沉積巖的形成過程;2.了解沉積巖的特征;3.了解沉積巖的分類和主要沉積巖。
第五章 變質(zhì)巖
1.掌握影響變質(zhì)作用的因素;2.了解變質(zhì)巖的特征;3.掌握變質(zhì)巖的分類和主要沉積巖。
第六章 礦床
1.了解礦床的有關概念;2.了解內(nèi)生礦床、外生礦床、變質(zhì)礦床和多成因礦床的一般特征及其所形成的重要礦產(chǎn)資源。
第七章 構造運動和構造變動
1.了解構造運動的基本特征和證據(jù);2.了解巖層的產(chǎn)狀和巖石變形;3.掌握褶皺構造及其分類;4.掌握斷裂構造及其分類;5.能夠熟練分析和閱讀地質(zhì)圖。
第八章 地震
1.了解有關地震的基本概念;2.掌握地震的成因和成因類型;3.了解地震波和地震儀;4.掌握地震強度的有關知識;5.了解地震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guī)律;6.了解地震預報的有關知識。
第九章 大地構造學說
1.了解地槽--地臺說的基本知識;2.掌握板塊構造學說的形成和基本理論;3.了解有關大地構造的其它學說。
第十章 地殼歷史的研究方法
1.掌握地殼歷史的研究方法;2.了解地層系統(tǒng)。
第十一章 前寒武紀—太古宙和元古宙
1.了解太古宙和元古宙的一般地史特征;2.掌握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地殼演化特征;3.掌握太古宙和元古宙的生物演化特征;4.掌握太古宙和元古宙的重要礦產(chǎn)。
第十二章 早古生代
1.了解早古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2.掌握早古生代的地殼演化特征;3.掌握早古生代的生物演化特征;4.掌握早古生代的重要礦產(chǎn)。
第十三章 晚古生代
1.了解晚古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2.掌握晚古生代的地殼演化特征;3.掌握晚古生代的生物演化特征;4.掌握晚古生代的重要礦產(chǎn)。
第十四章 中生代
1.了解中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2.掌握中生代的地殼演化特征;3.掌握中生代的生物演化特征;4.掌握中生代的重要礦產(chǎn)。
第十五章 新生代
1.了解新生代的一般地史特征;2.掌握新生代的地殼演化特征;3.掌握新生代的生物演化特征;4.掌握新生代的重要礦產(chǎn)。

地質(zhì)學基礎
楊坤光

地質(zhì)學概論
葉俊林